全國摻氫管網規劃已超 1200 公里,超千億氫能市場逐步開啟
由于氫能產業各環節成本相對偏高,目前氫能應用推廣的進度不是太快。氫能推廣較為依賴政策的扶持,然而當前全國年度預算相對有限,尤其在鋰電快速發展的背景下,氫能投入需要拓寬產業鏈環節,長期聚焦于與成本相對低廉的鋰電進行 ” 硬碰硬 ” 并非明智之舉。這意味著,一方面,需要加大對于中上游環節的投入;另一方面,需要進一步拓寬氫能應用場景。
隨著各大技術驗證的初步完成,在兼顧各方面因素的情況下,摻氫領域成為了當前國內的熱點。一方面,摻氫應用規模較大,如居民燃氣、燃氣輪機等,低比例摻氫更是可以依賴現有的管道和終端設施。數據顯示,當摻氫比小于 14% 時,摻氫天然氣高位熱值大于 36.0 MJ/m3,符合我國一類天然氣的熱值標準,而我國使用的是 12 T 天然氣燃氣灶具,適用燃氣的高位熱值為 31.97~43.57 MJ/m3。另一方面,摻氫管道建設可以減小儲運成本。更重要的是,摻氫領域的可復制性較高,即便是對天然氣管道進行低比例摻氫改造時,其增量投資并不高,以包頭 – 臨河 258KM 的 10% 高壓摻氫管道為例,氫云鏈獲悉早期規劃的天然氣管道投資為 8 億元,而摻氫管道投資為 9.1 億元。
而隨著產業的發展,國內摻氫項目已開始逐步爆發。據氫云鏈統計,如圖表 1 所示,當前國內摻氫管網規劃已達 1208.1 公里,項目主要在半年內落地。相關項目特點如下:
圖表 1 國內摻氫管網項目

來源:氫云鏈
1、1208.1 公里摻氫管道,保守估計需氫氣 10 萬噸 / 年。從國內落地的摻氫管網項目來看,管網總長度已突破千公里,預計對氫氣的需求將超過 10 萬噸 / 年。
2、下游應用場景豐富,民用摻氫比例以 10% 為主。從下游應用場景來看,包括民用燃氣、冶金、燃氣輪機、天然氣車等。從相關項目的應用場景來看,當前民用領域的摻氫比例主要是 10% 左右,部分項目完成更高比例技術驗證。
3、部分項目用于解決氫氣供需錯配導致的儲運難題。除了民用燃氣、實驗平臺等項目,部分摻氫管網項目用于解決氫源供需錯配的問題,如廣東海底摻氫管道項目。
4、管道的設計壓力逐步增加,最高達 6.3MPa。早期摻氫管道的設計壓力普遍在 2MPa 以下,而隨著技術驗證的初步完成,目前管道的設計壓力最高已達 6.3MPa,如包頭 – 臨河的管道項目。
除了摻氫管網的建設,國內今年一季度也進行了摻氫燃氣應用項目的推進,目前國內摻氫燃氣主要應用于民用燃氣和燃氣輪機。值得指出的是,國產重型摻氫燃氣輪機在今年實現了突破并下線。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,國內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進行摻氫燃氣輪機的技術驗證。
小 結
2021 年,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 3726 億 m3,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5500 億 ~6000 億 m3,而我國天然氣年產量在 2500 億 m3 左右,供應壓力進一步加大 。若按摻氫比(體積比)10%~20% 測算,預計 2030 年有 270 萬 ~630 萬 t 氫氣摻入天然氣管網,摻氫產業鏈年產值將超千億規模。隨著產業的發展,我國摻氫管網和摻氫應用項目的建設都開始提速。
來源:氫云鏈